• 收藏本站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图片要闻
    • 本地信息
  • 政策法规
    • 国家法规
    • 省内法规
    • 外省法规
    • 国外法规
    • 标准规范
  • 科技推广
    • 推广动态
    • 实用技术
  • 安全监理
    • 监理动态
    • 警钟长鸣
  • 教育培训
    • 农机培训
  • 农机维修
    • 使用与维护
  • 农机服务
    • 供求信息
    • 作业服务
  • 农机机构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信息

本地信息

大安市农机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

大安市农机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

日期: 2008-12-30

大安市农机局信息科


  2008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农机工作新突破,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农机系统实际,对08年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对09年工作的整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进行安排和部署。


  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大安市农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局党委带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指导实践。党委一班人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农机监理加强党的建设等项工作,使大安农机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㈠全力抓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
  2007年,我市被省农委确定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县。2008年为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推广步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总结2007年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将实施面积扩大到1.2万亩,市政府对此专门下发了文件《大安市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08]5号文件。今年由于领导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准备工作充分,项目区内玉米长势良好,经测产,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每公顷增产150公斤,增加收入225元,节省油料费、人工投入费用400元,每公顷增加效益62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抓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领导力量,我们成立了三个领导组。第一、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机局局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项目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负责项目的计划落实,各部门间的物资协作、资金筹措等事宜;第二、成立了以市农机局局长为组长,市农机局分管副局长和项目实施乡镇的主管农机(农业)的副乡镇长为副组长,市农业技术部门有关专家及项目村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实施组。负责项目的地块落实、人员的召集和农业技术的指导和检查。第三、成立了以市农机局副局长为组长,市农机推广站和项目区农机中心站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机具选型、改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田间记录、整理总结等项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模式的一场革命,要让乡镇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认识,更要让农民彻底改变观念,由被动观望变积极主动。农机部门利用“科技之冬、科普之春”及“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等形式,到各乡镇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讲解。让各乡镇干部和广大农民了解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发放保护性耕作资料及宣传材料,并适时举办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利用电视台对广大农民开展保护性耕作知识的讲座,从而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目的。
  三是强化技术培训。从2007年末开始,我们将所有的技术培训教材准备完毕,并印刷装订成册2000份。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008年1月17日至20日对参项的30名乡镇农机站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3月22日至24日由市农机部门选派技术人员分别到各参项乡镇与乡镇农机站技术人员一起对参项村屯的农机手和相关人员及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共培训农民300人; 4月17日结合大安市备春耕生产现场会在联合乡红旗村向全市各乡(镇)参会人员现场演示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和发放宣传材料,同时,农机技术人员还深入到农户、地块进行具体的培训和指导。
  四是抓好典型带动。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新事物,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我们总结了去年的典型,并将典型经验编辑成册下发到农民手中,让农民逐步掌握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领,看到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使之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选择领导重视、代表性强、机械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为示范点,按一户带一屯、一屯带一村、一村带一乡的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接受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滚雪球式的不断扩大示范区规模。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保护性耕作在我市还刚刚起步,在示范推广阶段,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实行购机补贴。农机购机补贴要优先投向保护性耕作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对示范农户使用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免费提供;二是实行农业保险补贴。对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农户和地块给予每公顷2000元补贴,其中包括农业保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六是加强部门间协作。各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协作,全力开展攻关是实施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聘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植保站的2名农业技术专家为项目的农艺、土肥和植保的技术顾问,全面负责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做到分工协作,分头把关,做到农机农艺相结合,认真探索解决秸秆腐烂、病虫草害防治等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难题,确保这项技术得以顺利实施。
  ㈡、认真抓好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实施万亩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程的有关精神,为了搞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
  5月5日我市召开了由主管农机的副市长主持,有财政、审计、纪检、农业、农机、乡镇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农机局业务人员和农机中心站正副站长参加的大会。会议传达了吉林省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会议精神,并对我市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贯彻落实,并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
  二是搞好调查研究。
  5月6日到5月20日,我局抽调人员与农机中心站人员和乡镇主管农机的领导一起,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村、屯、农户,进行政策宣传,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为下步落实具体农户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初步申报的农机大户为82户。
  三是抓好建设主体(农机大户)的落实。
5月20日后,我局由局长带领业务人员与各乡镇主管农机领导一起深入到报名农户家中,对农机大户的机具、土地承包合同进行核实,确定32户优先发展。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购机2000万元(国家补贴1000万元,农民自筹1000万元);库房建设400万元,(国家补贴200万元,农民自筹200万元)。并在大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
  四是抓好场库棚建设和机具购置。
场库棚建设是全程农机化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省里验收的重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制定了统一的建设标准,与农户签订了建设合同书,保证场库棚建设按期完工。11月初,我们和财政局分管领导一道,利用三天时间,对全市32户农机大户的场库棚建设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在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部分农户收尾工程还没有结束,需在明年5月1日前完成。机具购置,全市32户农机大户需新购置大型拖拉机104台,农具176台,玉米收获机10台,水稻插秧机23台,水稻收割机31台。现在拖拉机、玉米、水稻收获机等已全部到位,发放到农民手中,并投入到了秋季农田作业。
  ㈢抓好项目建设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
 《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是国家为了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农业的重要举措。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密切配合,搞好服务,抓好落实。2008年,《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国家补贴资金140万元,农民自筹327万元,共购置大中型农机具79台(件),其中拖拉机68台,农具11台(件)。争取到国家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00万元,省追加补贴34.1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499.75万元,共购置大中型农机具117台(件),其中:拖拉机59台,收割机34台,插秧机8台,农具16台(件).现在这些机具已全部到位,发放到农民手中。
  ㈣认真抓好农机监理工作
  农机监理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到5月末统计,共检验拖拉机1.7万台,检验率达90%,实施拖拉机交强险1.68万台,登记拖拉机520台,驾驶考证311人,田间乡道、农村集市纠正违章1000多起,非驾203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落实平安乡镇1个,平安村9个,平安户90个。
  一是落实工作任务指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年初,按照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及考核办法,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和责任书,确保工作目标的落实。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完成政行风建设,科室岗位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监督制约,奖励处罚等项制度,从内部严明管理,强化监督。
  二是抓好年度检验和实施交强险工作。
  今年2月5日,我们就召开大会进行部署。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印刷宣传册3万册,宣传单2.5万张,印发交强险条例和农业部等2个文件各500份,监理车安装喇叭5个,录制音带10盒。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市站、中心站共48名监理人员深入一线,并在村级设置230名农机安全员,配合抓拖拉机检验和交强险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圆满完成。
  三是抓好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结合年检工作,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具体表现是“黑车、非驾”仍存在,全市有“黑车”2000多台,“非驾”2500多人,违章载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也经常发生。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采取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指出安全隐患,加大执罚的力度,同法制局、安监局、纪检委等沟通联系,做到教育罚款相结合,并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开展联合大检查,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抓好安装显示器、安全链、倒车境、喷涂扩大号等。
  四是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事。
  上半年,我们开了两次大会,就监理队伍建设、监理人员行为规范,提出了规范执法,依法执法,和谐执法等具体要求,要求做到干净、干事,收心、用心、同心。在4月份举办了一期监理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培训班,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
  五是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我们结合年度检验,安全隐患整治,以及“法规宣传月”和“百日农机安全大检查”活动,将这些活动与“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执法安全管理,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㈤认真抓好农机化生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中心站建设等项工作。
在抓农机化生产过程中,我们主动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在春耕播种、机械抗旱、机械收获、秋翻整地期间,抽调业务骨干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今年春耕期间在联合乡红旗村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确保了全市保护性耕作和机械播种任务的完成。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我们以苗期机械节水灌溉,机械深松、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新技术、新机具为主,尤其是以玉米、稻麦收获机和水田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为重点,加大推广力度,做到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2008年,全市新增拖拉机231台,其中:玉米收获机13台,稻麦收获机64台,保有量达到2.57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5万千瓦,完成机械整地58万亩,机械灭茬40万亩,机械播种45万亩,机械深松45万亩,机械起垄60万亩,推广机械深施肥80万亩,苗期行走式节水灌溉40万亩,水田机插1.9万亩,机械收获5.5万亩。乡镇农机中心站建设,在完善现有办公场所的前提下,要逐步采取措施帮助中心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开展经营服务。使中心站逐步向管理、经营、服务一体化方向迈进。
  ㈥加强领导,认真抓好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年初制定了全年学习规划和制度,明确了学习内容、时间和方法,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学习的重点以学习党章、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和有关法律、专业知识,并要求每个干部记好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通过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干劲,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搞好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年初,根据农机系统的实际情况,配强、配齐了机关和基层支部委员,并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各项活动,抓好发展党员、积极分子培养等工作。同时,按照上级提出“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分批达标、逐年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了“创建群众满意涉农部门”和“创建五好机关党组织”活动。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竭诚为“三农”服务。由局机关带头,联合推广站、监理站、农机校组成的支农服务小分队深入我市各乡镇传授农机新技术,开展农机科技培训40多场次、培训4500多人,义务为农民维修拖拉机200多台,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机局党委班子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认真抓好落实。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
  四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上,除组织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外,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上。在局机关开展创建先进科室活动,在职工内部,开展了文明职工评比活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如在今年8月份,组织青年职工和农机系统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优秀少年”学习活动的动员大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中,做到了每个办公室不少于三盆花卉、窗明几净、物见本色,环境优美。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觉悟不断提高,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虽然我市近几年农机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近几年大中型拖拉机虽然增加不少,但总量还不多,农机化水平还不高,而且不平衡,农机大户还比较少,配套机具还达不到标准,在实施全程农机化过程中,土地如何向农机大户集中问题,统种分管等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重点
  2009年,我市农机工作的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逐步扩大农机应用领域;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田耕作机械化、坚持机械化与水利化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步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效、财政增收创造条件,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㈠、农机工作主要指标
  1、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76万台,配套农机具达到5.66万台(件)。
  2、农机作业:完成机械耕地50万亩、机械播种50万亩、机械深松50万亩、机械灭茬60万亩、机械起垄70万亩。
  3、农机推广:推广机械深施肥80万亩、苗期行走式节水灌溉60万亩、水田机插4万亩,机械收获10万亩,水稻插秧机80台、收获机械90台。
  4、监理培训:拖拉机年检率达到90%以上,黑车落籍800台、初训驾驶员1500人。其它培训5000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1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100户。
  5、农机典型:抓好月亮泡镇农机化示范乡和4个农机化示范村建设。建农机化强乡1个、强站1个、强村4个、发展农机大户32个,农机协会2个,农机合作社2个,机耕队1个。
  ㈡、围绕农村的发展目标,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⒈抓好农机化生产,不断提高全市农机化水平。
根据我市农业生产耕作粗放的特点,通过实现机械化建立起一整套包括机耕、机灭茬、机起垄、机播种、机插秧、机械深施肥、苗带重镇压、机械覆膜、机械中耕、机械收获等为主的新的耕作制度,全面提高我市玉米、水稻和烟田的机械化水平,并不断扩大作业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机化生产要以春耕机械播种、秋季机械收获和秋翻整地为重点,落实任务指标,搞好机具准备,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⒉抓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提高农机化科技含量。
今年农机推广工作要以节种、节肥、节水、节油,增收、增效为内容的节本增效技术推广为重点,要大力推广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的精少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复式作业机、化肥深施机、玉米收获机、稻麦收获机和小型玉米烘干机等农机新机具、继续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机械深松、苗带重镇压为内容的机械化节水保墒耕作技术,提高农田抗旱能力。要以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开展示范、扩大试点,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尤其是水田开发,要以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为重点,争取更大的突破,全面提升我市水田机械化水平。
  ⒊抓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促进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
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国家和我省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深松及病虫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2009年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扩大实验面积,计划实施2.4万亩。目前作业面积、地块已基本落实。
  ⒋抓好以全程农机化为重点的农机化项目建设。
  2009年,我们要全力抓好全程机械化的试点工作,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建设上,计划明年全程机械化建设投资4800万元,其中国家补贴2400万元,农民自筹2400万元,新发展农机大户70户;大型农机具补贴1000万元,农民自筹600万元,国家补贴400万元。新购置大型农机具1120台(套)。研究土地集中、统种分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机具,不变卖流失等管理措施,与农机大户签定承诺书,制定《大安市全程农机化项目管理办法》,确保该项目充分发挥作用。相信随着农机化项目和农机优惠政策的实施,必将为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⒌抓好农机化示范乡、村建设,通过典型以点带面。
农机化示范乡、村建设,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机具为重点,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扩大服务领域。市里要重点抓好月亮泡镇农机化示范乡,农机局要抽调骨干力量帮助示范乡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争取突破性进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个乡镇都要抓好一个农机化示范村,农机化项目、农机补贴政策都要向农机化示范乡、村倾斜。同时,要抓好农机示范户的典型,近几年通过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全程农机化建设项目等,我市新增大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稻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大型农机具 806台套,已涌现出了一批农机大户典型。我们要通过示范乡、村和典型户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农机工作全面发展。
  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全市农机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创大业,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为准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新风正气,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法规政策,给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研究制定相关促进农机化进程的政策和办法,加快我市农机化发展进程。
  ㈢、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抓好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用实践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和党委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要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完善考核作用制度,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配齐配强基层班子。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机关和基层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参加多形式的培训。党委要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乘车,子女结婚、升学,参与赌博,公款大吃大喝等方面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要广泛开展各种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干部职工了解科学,崇尚科学,自觉抵制各种封建思想和迷信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让社会主义思想领导职工群众的思想文化阵地。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职工活动,促进职工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栏目最新

大安玉米窄行距“3+1”种植模式 测产暨现场观摩会召开

22-10-27

关于暂停受理2021年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的公告

22-06-29

保护黑土地 大安农机人在行动

22-04-30

2021年大安市深松统计表

22-02-10

新华社记者到大安市对黑土地保护情况进行专访

22-01-21

栏目热门

大安市水稻插秧工作全面展开

18-05-18

大安市农机局深入乡(镇)落实抗旱保墒增产监测工作

17-04-07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 经营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7-06-08

大安市农机局进行农机维修网点大检查

18-05-02

大安市召开2018年全市农机深松整地部署会议

18-09-29

 

主办单位:大安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地址:大安市康平北街6号
电话:0436-5222013
http://da.jlnongji.cn


邮编:131300
传真:0436-5222013
Email:yj@jlnongji.cn